Opinion

21世紀是“年輕亞洲”的世紀嗎?

“年輕亞洲”為投資者提供了巨大的機會,但只有滿足其基礎設施和能源需求才能激發出這種潛力。

By: Date: March 9, 2022 Topic: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This opinion piece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on etnet.

從人口的未來趨勢看,亞洲是一個兩極分化的大洲。一大部分經濟體老齡化加劇,如中國大陸、日本、韓國、臺灣,甚至發展中經濟體泰國、前沿市場斯里蘭卡等。根據聯合國人口預測,至2040年老齡化亞洲預計將減少1.45 億勞動年齡人口,其中78%的下降來自中國。不過,另外一部分亞洲經濟體未來20年將會為全球增加3億勞動力,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印尼等國家,下文我們將之稱為“年輕亞洲(Youthful Asia)”。

由於這些國家勞動力數量龐大並且仍在增長,若將製造業遷移到年輕亞洲,加之亞洲中產階級規模擴大帶來的新市場,這兩個現實在未來可以幫助亞洲創造巨大的機會。不過,“年輕亞洲”為投資者帶來的機會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充足的基礎設施投資和能源供應(按照全球能源轉型的趨勢來看,未來20年內主要指“綠色能源”)。

中國製造業的高薪資

“年輕亞洲”可以為投資者帶來的一個關鍵機遇是製造業。在中美戰略競爭的背景下,以中國為中心的全球供應鏈存在風險,這使得“年輕亞洲”的吸引力上升。事實上,中國相較于“年輕亞洲”的一個優勢在於薪資上漲速度非常快。鑒於當前中國製造業平均薪資已經相當高,中國的勞動密集型製造業仍占全球勞動密集型製造業出口總額的32%。從年輕亞洲的角度看,創造充足的生產性就業崗位、進而提高工資水準是培育中產階級的關鍵。在這場競爭中,一些國家在勞動力規模、人口結構和勞動力品質方面更加突出。

提供充足的合格工人對於資本密集型製造業來說至關重要,比如半導體行業。勞工法和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法規也很重要。越南在後兩個方面一直很積極,但其人口增長接近於零,勞動力品質也不如馬來西亞、印度或菲律賓。

印度和馬來西亞脫穎而出

我們最近的研究顯示,印度最適合勞動密集型製造業,而馬來西亞最適合更先進的資本密集型行業。

有人可能會產生疑問,為何中國對外國直接投資的吸引力始終不減,而“年輕亞洲”在製造業投資方面有時會陷入窘境?事實上,東盟是日本,韓國和臺灣青睞的投資地。但印度為其國內市場或再出口製造產品的潛力顯然還有待開發。印度基礎設施薄弱,特別是交通和通信等與製造業相關的領域,因此印度是資金需求較大的國家之一。另一個原因是能源,在全球向綠色能源轉型的過程中,“年輕亞洲”是能源結構最差的地區之一。

在中國和印度的能源結構中,煤炭占比最大。由於這些國家已經承諾減少排放,獲取綠色能源將會成為年輕亞洲增加其全球製造業份額的一個主要制約因素。其中,印度在能源轉型過程中尚未做好充分準備,而菲律賓在亞洲年輕經濟體中表現最好。

總而言之,“年輕亞洲”為投資者提供了巨大的機會,但只有滿足其基礎設施和能源需求才能激發出這種潛力。 解決能源問題尤其困難,因為需要能源結構的重大轉變和大量融資。其中,印度是潛力最大的,但也是基礎設施和能源需求差距最大的。因此,印度當局需要把基礎設施和能源轉型作為發展重點。一旦明確發出這樣的信號,投資者將會抓住這個巨大的機會。對於年輕亞洲的其他國家,如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隨著其基礎設施和能源情況更加明朗,投資者可以開始考慮進入。


Republishing and referencing

Bruegel considers itself a public good and takes no institutional standpoint.

Due to copyright agreements we ask that you kindly email request to republish opinions that have appeared in print to [email protected].

Read article More on this topic More by this author
 

Opinion

香港從離岸金融中心轉向中國金融中心

在這個地緣政治危機一觸即發的時刻,香港已經變成了中國的金融防火牆。

By: Alicia García-Herrero Topic: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Date: May 27, 2022
Read article More on this topic More by this author
 

Opinion

中國監理整頓擴大對國家經濟掌控力

無論是資訊掌控、反壟斷政策,還是收購一度由私人企業主導的房地產業,這類監理整頓行動都在讓國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力日益擴張。

By: Alicia García-Herrero Topic: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Date: May 27, 2022
Read article More on this topic More by this author
 

Opinion

2022 年亞洲成長進入穩定期但需注意重大風險

Omicron影響經濟榮景。

By: Alicia García-Herrero Topic: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Date: May 27, 2022
Read article More on this topic More by this author
 

Opinion

金融脫鉤已成美中過招戰場

經貿對抗綿延無期。

By: Alicia García-Herrero Topic: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Date: May 27, 2022
Read article More on this topic More by this author
 

Opinion

2022年一季度香港經濟收縮,疫情清零代價高昂

我們仍維持2022 年GDP增長 1%的預測。

By: Alicia García-Herrero Topic: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Date: May 12, 2022
Read article More on this topic More by this author
 

Opinion

台灣經濟依然堅挺,但需注意資本外流和中國大陸封控衍生風險

由於全球通脹高企和中國大陸供應鏈受阻,台灣經濟正面臨更多阻力。儘管經濟基本面仍有利於增長,但外部環境惡化可能會增加資本外流風險,並對企業利潤造成影響。

By: Alicia García-Herrero Topic: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Date: May 4, 2022
Read article More on this topic More by this author
 

Opinion

中國資本流動趨勢逆轉 證券投資面臨挑戰

鑒於近期中國副總理劉鶴發表講話後中國債券和股票的息差收窄且前景仍不明朗,短期內我們可能會繼續看到中國證券投資的資本淨流出。 加上外需減弱和進口價格上漲,如果出口支撐不足,貿易順差收窄將給人民幣帶來貶值壓力。

By: Alicia García-Herrero Topic: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Date: May 3, 2022
Read article More on this topic More by this author
 

Opinion

內地次季GDP增長料續承壓

當前的經濟出現一定的挑戰。如果需要實現政府工作報告中預期的5.5%的增長目標,那麼更大力度的經濟政策是有必要的。

By: Alicia García-Herrero Topic: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Date: May 3, 2022
Read article More on this topic More by this author
 

Opinion

俄烏衝突對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烏克蘭危機對中國造成的影響是負面的,但除了大宗商品價格高企之外,直接影響比較有限。此外,中國對俄烏衝突的立場也關係著經濟影響。

By: Alicia García-Herrero Topic: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Date: May 3, 2022
Read article More on this topic More by this author
 

Opinion

5.5%增长目标凸显中国政府提振经济的信心

艾西亚认为,今年中国要实现5.5%的增长,还需要更多的政策努力,包括财政和货币刺激。

By: Alicia García-Herrero Topic: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Date: April 6, 2022
Read article More on this topic More by this author
 

Opinion

中國 2021 年的能源短缺對2022 年宏觀經濟前景將有何影響?

2022年值得關注的關鍵問題之一是,在全球能源危機背景下,中國將如何實現其長期的淨零碳排放目標。

By: Alicia García-Herrero Topic: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Date: April 6, 2022
Read article More on this topic More by this author
 

Opinion

與中國的貿易並非俄羅斯的靈丹妙藥

事實上,歐盟始終是俄羅斯最大的交易夥伴,貿易規模遠超中國。

By: Alicia García-Herrero Topic: Global economy and trade Date: March 9, 2022
Load more posts